
近年来恒瑞易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地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健康监测、适老化改造等新模式,不断培育银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满足“银发族”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数字赋能:智慧助老在身边
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山东以“智慧 +”破解养老服务瓶颈,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银发族”。
在临沂市兰山区曹家王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块实时刷新血压、心率等健康数据的蓝色大屏,成为社区智慧养老的“神经中枢”。“这些数据来自社区60岁以上老人佩戴的智能物联手环。我们通过‘大屏监测+手环预警’的方式,构建起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闭环。”社区党政办主任李萍介绍说。李萍表示,智能物联手环不仅能监测老人生命体征,还搭载一键呼救功能,老人按下呼叫按钮后,社区医院医生会第一时间上门救助。
近年来,兰山区将银发经济纳入区域发展规划,依托大数据技术,将该区养老资源、补贴资金发放等纳入智慧养老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统筹”等业务一体化。

图片来源:中新网
江苏泰州市通过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21个部门涉老数据,构建智能数字场景恒瑞易配,实现养老服务、老龄数据、监管决策优化一体管理。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培训养老从业者1918人次,建成12家“阳光护老”示范性助餐食堂,7000余名老人通过“孝心卡”享受智慧养老服务。

海陵区城中街道文昌社区养老助餐点 图片来源: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宣传部
政策兜底:资金补贴精准落地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居家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基础性工程。
2025年2月,山东省民政厅等6部门联合出台《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将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同步发布《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建议清单》,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6大类25个产品品类,从防滑地面处理到智能监测设备,全方位对接老年人居家需求。其中,单件产品补贴额度上限可达实际销售价格的30%,用“真金白银”降低家庭改造门槛。
上海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家庭自负一点”的资金分担机制,引导和支持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每户家庭最高补贴额度为3500元。除了应用普遍的产品包,老年人也可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方案设计和施工。产品库不断扩容,形成涵盖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七大日常生活场景的9个品类、100多个子项、400件产品。
医养结合:健全老年人服务保障体系恒瑞易配
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难题,山东阳谷县创新推出 “家庭养老床位” 模式,不仅提供专业适老化改造,更配套上门照护服务,将养老院的专业照护延伸至老人家中。为保障服务质量,当地还搭建全域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对服务全流程实时监管。目前,该县已完成600余张“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累计服务2.7万余人次,实现符合条件老年人服务全覆盖。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聚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创伤救治与快速康复难题,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适老化水平,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创建老年创伤共管病房。实现了“预防—救治—康复”一体化服务,使老年创伤患者从入院到首诊时间缩短,术前占床日、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康复效果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石家庄日报
老年教育:学习资源日益丰富
适老化改造不止于“身安”,更要致力于“心安”,通过丰富的文化与教育资源,可以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福建省漳州市依托开放大学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众多文化资源,探索出以文养老的新路径。在该市老龄办和市教育局精心指导下,漳州开放大学采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施“1+5+2”老年教育工程,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立体化老年教育服务体系。
图片来源:漳州开放大学
浙江省海盐县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推出“康养学”老年教育新模式,依托县域内养老机构,联合多个政府部门,构建“养教结合”服务体系,提供文化娱乐、健康养生、智能技术等多元化课程。目前,已在全县5家养老机构设立老年学堂,累计服务老年人7430人次,学员满意度达98% 以上。
从“阳光护老”到“老年大学”,从居家适老化改造到智慧助老服务,各地正以系统化探索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为的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切实感受社会的温度与关怀。
(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实习编辑 黄高瑾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新网、山东省民政厅、人民网、新华社等)
卓信宝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